全部文章分享

牆面隔音與地板隔音的差別?

室內噪音的不同

近年來,隨著都市人口密度的增加,越來越多人選擇購買大樓型集合式住宅,然而即使地段與物件在完美,也沒有一個好的鄰居來的好。其中,噪音往往是現今都市居住環境最常出現造成紛爭主因,樓上小孩的跑跳聲、椅子拖拉的聲音、隔壁的音響聲,這些都是讓人困擾不堪的噪音來源。為了改善居住品質,民眾開始上網收尋各種隔音墊/棉,卻沒有發現其實室內噪音分為兩種,而兩種的隔音方式皆有所不同。

 

室內噪音的傳遞方式分為空氣傳播(空氣音)與固體震動傳播(震動音)兩種,兩者說明如下 :

一、空氣音 :

 

聲音是透過傳播介質的震動來進行傳播的,當發出的聲音第一個碰到的介質為「空氣」時,便是藉由空氣因子的震動來傳遞。


當聲波傳遞到固體面時會發生以下三種情形:

1. 反射 : 當聲波在空氣中遇到平滑且密實的障礙物,無法穿透而返回時之現象,即稱為反射,同時也稱為回音。
2. 吸收 : 當聲波碰到較為柔性的材料時,如人體或是地毯等,大部分的能量將會被材料吸收。
3. 穿透 : 當聲波傳遞到另一介質時,該介質產生了震動,進而傳遞了聲音。

 

為了隔絕空氣音的傳遞,也就是穿透,隔音材料必須是相對密實且無縫隙的材料,當聲音接觸到隔音牆,可以增加聲音的傳送損失,以達到更好的隔音效果,然而越密實的材料也會增加牆面聲音的反射效果,因此隔音並非只是單純的改變牆面密度就可以做到的。不同的使用地點也會需要使用不同的隔音產品與方式,要隔絕路上的吵雜聲需使用良好的氣密窗,要阻隔公共走廊的聲音則是需要使用好的隔音門,最重要的是使用對的產品與良好的室內聲學設計之間的交互搭配,才能達到好的室內隔音。

 




 

二、震動音 :

震動音又叫衝擊音,時常發生在物體與另一物體接觸時發生,舉例來說: 走路時,樓下鄰居所聽到的腳步聲便是由樓上鄰居的腳踩踏樓板時所發出的震動來傳遞的,腳步聲將會是透過固體介質震動的方式,從地板面材傳到建築結構體,最後再傳送到樓下鄰居的室內空間中。由於震動音是透過結構體傳遞,因此也可能從樓板傳遞到牆面,以不同的方式傳播聲音,這也是導致常常音源明明不是樓上發出的,卻覺得是樓上傳出的。
 

震動音的隔絕方式最好的方式便是隔絕震動源,因此內政部營建署於去年開始實施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46-6之分戶樓板之衝擊音隔音相關規定,於2021年後領得建築執照之建案皆須安裝樓板隔音墊,將住戶腳時常走動的地板面與大樓的樓板結構之間安裝隔音墊,以最有效的方式隔絕走路之腳步聲。所以在自家安裝隔音墊是一個最有效可以防止自家的小孩跑跳聲干擾到樓下住戶的方式,不過如果是要隔絕樓上鄰居的腳步聲就必須要讓樓上的鄰居安裝隔音墊,自家安裝是無法有效的降低鄰居的噪音。



想了解更多有關樓板隔音相關資訊,可以參考iKoustic MuteMat英國隔音墊